钢琴小常识系列
1、小步舞曲Minuet 2、钢琴之最
3、钢琴为什么要经常调音 4、家长怎样参与孩子的钢琴学习
5、早期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的妙招 6、把握演奏的音乐风格
7、什么是正确的练琴方法 8、基本功训练很重要
9、四种方法学好钢琴 10、十六字助你练好钢琴
11、家长在幼儿学习钢琴中的作用 12、什么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
13、用正确的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14、练琴要注意那些问题
15、关于弹琴"折指"的问题 16、孩子学琴应具备的条件
17、什么是好的手型 18、如何评价钢琴学习的好坏
19、学琴究竟有什么好处 20、将"美学"融入教学中
21、慢练让你进步更快 22、如何避免错音
23、钢琴老师应该做的 24、家长在孩子学琴中应做的
25、要不要使用节拍器 26、如何克服演奏紧张情绪
27、四招让孩子喜欢钢琴 28、小手如何弹好八度
29、如何选择RCM考级曲目  

 

钢琴小常识29: 如何选择RCM考级曲

学生参加考级是学琴必须的活动,以RCM皇家考级为例,每年全国都有大约50万人参加,如何选择考级的曲目,除了根据大纲要求,介绍以下几点经验,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考试曲目难度要适中。在自身技术能力范围内,选择难度较大的曲目,无疑对考试
成绩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注意却不可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所限。因为在考场上,考官是来挑你的毛病,不是来欣赏你的演奏的。如果你勉强拿下一首贪的曲目,由于自身技术的不完善,会暴露出一些毛病和缺点,结果会造成曲子难度上去了,考试分数下来了,相反得不偿失,那么你的分数肯定不如你能 驾驭的相对小的曲目的得分高。所以如何在自己的技术能力的范围内选取一个既有难度但又适合自己的曲目就需要考生和辅导教师仔细研究思考和拿捏的。

    第二:选择曲目要扬长避短。每个考生的手指条件不一样,学习经历不一样,技术能力也不一样,须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有点的曲目。例如,女生通
常手指短小纤细,灵敏度高,适合弹奏细腻,有一定表现力和深度的曲子。如萧邦的夜曲、圆舞曲、玛祖卡舞曲,舒曼的钢琴叙事曲以及德彪西的钢琴乐曲等等。男 生通常手指宽大有力,支撑力和爆发力好,适合弹奏力量型,速度型曲目。如贝多芬、莫扎特的大型奏鸣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前奏曲 等等。总之,选曲子时要尽量避免选择不擅长的曲目,多考虑适合自己的类型。

    第三:选择曲目要尽量避免雷同。记得和一个RCM考官聊天的时候,她说有一次做七级评委时,一天下来,有20多个学生弹Fur Elise(致爱莉丝),她已经无法忍受,说再有一个弹的就大叫一声夺门而跑。这是说笑话,不过几千人参加考试,少则几十首,多则上百首重复的曲目,很容易让老师审美疲
。钢琴曲不计其数,选择曲目要尽量拓展视野,优中选精。另外,要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这样自己弹起来也有一些,对弹好曲子有 帮助。

钢琴小常识28:小手如何弹好八度

有很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级别已经很高,所以演奏的曲目也很难,八度是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在手小的情况下,
可做以下八度技术的准备性练习:

    (1)、强化5指的支撑力。大、小指张开到接近八度的宽度。在这个状态下,大指不触键,只做小指提起、落下的触键动作。力度由轻到重。练习小指在接近弹八度的手型、指型下支撑较大重力的能力。

    (2)、用同样的方法练习大指,这不小指要容易得多,但张开的手与不张开时感觉还是不同,要适合这个不同。

    (3)、小指稳定地落下,保持住小指音,再弹下大指的八度音,这时小、大指都留在琴键上了,要在保持这个八度的情形下尽量感觉到腕关节、前臂是可以“休息”一下,并不费力。

    (4)、同样的方法,但大指先落下去,再有力地弹下去小指。

    如能每日坚持用上面四个方法(重点是第1、第3种)练习,可以使小手更快地长大到能弹八度双音的宽度。经过一个阶段后,就可以转入大、小指同时弹下八度双音的练习。

    快速的八度,属于高级技术,而且不同的钢琴家的弹法、手型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初练八度双音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大、小指在张开状态下承受重力的稳定性。上面建议的准备性练习都是为此目的的。

    (2)、张开的用力限制在手掌上,不用腕力和臂力。这对大手并不难,小手就不容易,手腕很难一点不参与。但在思想中,要竭力分开掌与腕,以便为腕关节保留最多的活力。

    (3)、八度的发力部位,理论上说,有时以腕关节为主(手腕八度),有时以肘关节为主(前臂八度),有时以肩关节为主(上臂八度)。但初学者的重点要防在 腕关节的练习上。所谓用肘关节,绝不是说腕关节丝毫不动,用肩关节,也不是腕、肘硬成一块。腕关节的能力增强了,肘、肩关节将不难发挥作用。

    诚如霍夫曼在讲到前臂八度时用的手腕所说,那并不象我们“看到的那样不活跃”。

钢琴小常识27:四招让孩子喜欢钢琴

    常常听到琴童家长抱怨:每天都要为了弹钢琴而和小孩“斗智斗勇”。小孩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面对孩子躲着练琴,或是对弹琴兴趣大减,甚至厌恶 钢琴。这个时候,生气、怀疑都没有用,好好回忆一下孩子学琴以来的点点滴滴,也许问题并不在孩子身上。 注意一些细节,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兴趣,介绍以下四个有益的方法。

一、精心布置:温馨的氛围   
小孩愿意学钢琴,大多是出于对钢琴的好奇,同时,还会有一丝淡淡的“钢琴是我的”自豪感。若要使孩子始终保持对钢琴的这份亲近感,就需要家长让琴房洋溢着温馨的氛围。  
在初学钢琴时,可在琴上放一个孩子最喜欢的玩偶。当孩子在弹琴的过程中感到厌烦时,他会下意识地抱一抱玩偶,缓解一下情绪,振作起来,继续练琴。这样做会 使孩子将玩玩偶与“玩”钢琴之间建立起联系,感觉练琴离他的“玩”并不远。当孩子已经习惯于练琴时,玩偶就必须撤离琴房,建议换上个性化的“自我评奖”的 环境。比如在钢琴上放一个漂亮的花瓶,当孩子自己感觉弹得满意时,可以插上一朵奖励的花。也可以在琴房内布置一个别致的“信息发布栏”,让孩子用图示或符 号进行自我评价。将孩子心中的期望与练琴的结果建立起直观的、可见的联系。这种无声无息的激励,远远胜过父母坐在孩子身边的语言督促,不妨一试。但是父母 千万不要忘记用拥抱、亲吻的方式来表达你对孩子自我评价的鼓励。

二、练琴时间:请勿打扰      
家长陪练并非长久之计,孩子必须养成自己独立练琴的习惯。有些家长总是担心自己不陪就练不下去,其实家长越是陪伴就越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反而会对孩 子专注学琴造成干扰。因此,让孩子学琴“断奶”并不是不再关注他的学习与努力,而是牢牢地把握住“关键时刻”,支持孩子坚持学琴。     
家长的首要责任是让孩子自己坐上琴凳,成为一名“提示者”,适时地提示孩子“练琴时间到了”。然后,由孩子养成自学练琴的好习惯。特别提醒:在练琴前千万不要安排孩子进行过度兴奋的游戏活动。

三、先弹再玩:享受“自由时间”       
好动是多数学龄前儿童的特点,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地练琴,确实会使他们感到难以忍受。因此,不妨与孩子约定,“弹完琴可以玩20分钟”或是“弹好琴就可以 看一集动画片”。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体验了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放松心情,这将有助于孩子今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会积极地自我调节。
特别提醒:如果孩子的确乖乖地弹了琴,爸爸妈妈一定要兑现承诺。

四、 “危机时刻”:提供情感支持       
一般来说,孩子学琴半途而废的原因大多是“卡”在了困难上,而父母的一再指责与学成的同伴相比较,都会进一步导致孩子因惧怕、焦虑而抗拒、放弃。其实,由于孩子年幼,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非常需要父母在危机时刻的情感支持。父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1、练琴前,和孩子一起商量弹到困难的部分时“爸爸妈妈会在身边支持你”。
2、当孩子反复练习后,仍无法越过某一道坎而要放弃时,父母不必多说什么只要抚摸孩子片刻或在孩子的脸颊上亲一亲,表示对孩子仍然充满爱和信任。
3、告知孩子新的练习曲由他自己静心地练(可以分段练习),而父母会在外面认真地听,成功了就会进来祝贺。哪怕一点小小的进步,父母也要及时进入琴房和孩子分享前进的喜悦。 特别提醒:遇到困难,孩子出现退缩行为是情理之中的自然状态,家长应保持冷静,责骂解决不了问题。

钢琴小常识26:如何克服演奏紧张情绪

很多孩子平时演奏还不错,可是一参加比赛、表演或者考级, 就紧张的不行了,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甚至很差。如何调整学生的演奏心态、使他们充分展示才艺并取得好的考试成绩,是钢琴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帮助学生解 决的重要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演奏心理状态,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长期的心理训练 

学生学习新的音乐作品从生疏到熟练演奏,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识谱视奏、技术攻克、音乐处理、熟练演奏。由于各阶段学习任务不同,心理训练的指向性也就 不同。 而心理训练的指向性是在技术的基础上明确的,心理训练不能脱离具体的演奏技能及熟练程度的提高。这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视奏阶段是演奏动作的认识定向阶段。要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完整、熟练地完成视奏任务。这就需要学生应有识谱视奏的好习惯。要作到这点,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确定适宜自己视奏的速度。看谱的同时头脑有清晰的键盘映像,并能迅速反应在手上找到键盘位置。视奏力求正确、连贯、完整。对新作品的音乐认识伊始就应有明晰、准确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在视奏中视觉先行,为手准确弹奏后面的音位作好准备,以提高识谱速度。这就要求眼睛看谱不看手弹奏。看准乐谱时,必须通过大脑信号反应,再发出手运动 的指令,控制手指有目的地运动。必须运用听觉监督、检验、调整手指运动的功能与作用,建立初步的音乐认识和良好的音乐思维。

3、正确运用乐谱标记的指法。这是保证弹奏准确、连贯和完整的前提,也是缩短熟练周期和尽快形成演奏自动化的基础。

4、双手同时练习视奏,是迅速提高大脑对手的运动的反应和支配能力的必要途径。基本完成视奏任务后,方可分手练习。单手练习可深入体会仔细操作各声部的细节,为掌握作品全貌作好准备。

(二)技术攻克阶段。演奏技术涵括手指灵活度和各种音型的掌握,肩、臂、手的重量运用,对音色、力度变化控制的能力,脚对踏板的控制力等。技术是揭示音乐内涵的重要手段,没有良好的演奏技术,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便无从谈起。

学生学习钢琴作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难点。首先要确定自己最难掌握的部分,集中时间和精力攻克它。练习方法为:1、采用分段方式各个击破;2、对难点部 分单独提取集中攻克;3、可以作为每日基本练习,用长期持久的办法解决技术难点。攻破演奏技术难点后,我们就可以轻装上阵投入音乐处理。

(三)音乐处理阶段。首先尊重和明确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其中包括作曲家生平、历史背景、作品风格、基本情绪等。分析作品包括和声的配置、曲式结构、织体的 运用等,从多方面音乐理论研究入手,作好音乐演奏处理的准备工作。此阶段重视内心听觉的练习和声音想象力的培养,从视奏阶段"看谱—弹奏—听觉检查"的过 程,转向"声音想象—弹奏—听觉检验—调整手的运动"。手指的一切行动都以音乐表现为出发点、为中心,犹如歌唱家声情并茂演唱那样,做到将作品演奏得尽善 尽美。

(四)熟练演奏阶段是演奏技术继续得到巩固和提高、精雕细琢的阶段。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己展示的强烈欲望,使他们能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全身心投入 角色。在此阶段,需要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大脑的严格监控下指挥肌体演奏训练,一切都要在每个手指触键发音之前做好准备。

运用科学方法背谱背奏,如运用乐谱映像、动作位置、作品分析、背唱音响、综合记忆等方法。熟练背谱是演奏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 短期的心理训练

短期心理训练是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针对学生考试心理特征而进行的适应性训练。如调整心态、适应环境、提高内心的承受力等。训练的方法即: 

(一)模拟考试训练,熟悉舞台表演的各个环节。如上下台、演奏前看好键盘弹奏位置、想好速度和情绪,按考试要求将曲目进行连奏练习,不论是否出错都不要中断。待全部奏完再作总结,找出问题的原因,在下一遍模拟考试演奏中加以修正。

(二)对考试用琴的性能做到全面了解。如琴键反应、触感、发音、踏板灵敏度、整体声音效果等,作到心中有数。

(三)增强自身抗干扰能力。在考试演奏中,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不受任何干扰,控制自己的心态专心致志地演奏。如要克服听众议论、观众走动和发出其它响动等方面的影响。

(四)心理暗示训练。暗语提示对演奏中的心态稳定、技术发挥、表现音乐起着积极的作用。如 "一定能弹好"、"我是音乐的主人"等,建立演奏的自信心。"想着音乐"、"要唱旋律"等,强迫自己注意力集中。当弹错时,暗示自己"将下面弹好"等。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由于多种因素产生精神紧张,影响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使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并产生畏难情绪。学生只有在学习钢琴演奏技能的同时,重视心理训练,才能演奏成功。

钢琴小常识25:要不要使用节拍器

有些家长问,学习钢琴要不要买节拍器,在我看来,如果孩子的节奏感很好,节拍器能不用则不用。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根据以下两点:


一、节拍机的点子打得太死,而音乐的拍点是活的。即使拍子最规整的进行曲,与节拍机的打点也不完全一样,更不要说其他性质的乐曲了。所以,我们形容音乐的节拍象海浪,象麦浪,象脉搏,有律动,有节奏,但那是活的,有生命的,不是死板的。

二、节拍机打出的是噪音。弹琴人应集中注意力倾听自己弹出的乐音。如果迫使他转而注意(并且还要服从)不绝于耳的噪音,实在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如果要是孩子对节拍器形成依赖性,就会影响自己节奏感的培养,造成离开它就不会弹,或弹不好了。

著名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曾告戒:永远不要跟着节拍器弹奏

另一方面,倘若已经有了节拍器,同时又觉得自己节奏感不是太好,也不妨利用一下它的作用。

如果要训练节拍感觉,可以打开节拍机,让它打出中速点子,随它的点子拍手,并求得一致。再改换各种慢的和快的速度,同样,拍手与之相和。这可以协助训练保持绝对匀速律动感,为音乐中的节奏感提供一个基础。

如果是作为选定乐曲速度的一个参考。如果乐曲开头有节拍机数字标记,在节拍机上找到相同的数字,打开听一听,如果只有意大利文速度用语,也 可在节拍机上找 到相同的意大利文,打开听听。这样可作为弹奏乐曲选用速度的一个参照,注意仅仅是参照,并不是非得完却一致不可,而且开始弹奏时,就可以把节拍器关掉了。

钢琴小常识24:家长在孩子学琴中应做的

正 如上篇文章中写的,在儿童学琴过程中,专业严格的老师,耐心细致的家长,认真努力的学生,这是学好钢琴的三大要素。家长的辅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事各行各 业的家长,文化水平层次不同、性格各异,儿童学琴兴趣障碍的原因大多在于此。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或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练琴不闻不问,都不可能收到好的效 果。为此,向家长提出3个任务:

1.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主张父母先学琴,在家庭营造一个学习音乐的气氛,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好的。如果家长过于忙碌, 至少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随同上课、领会要领并进行家庭辅导。家长要注意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肯定; 鼓励孩子踊跃参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比赛、演出等活动,促进良好的学习气氛的形成。

2.制订周密、切实可行的练琴计划。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有着很强的计划性,在家也应该有一个周密的、定时练琴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并 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变化。如5岁的孩子每次注意力集中时间约在30分钟左右,每次练琴不要超过这个时间,不要一次太长时间,应该分几次练习。年龄大的孩子可 适当增加,一般每次在一个小时为宜。可把孩子的其他爱好与练琴有机地穿插起来,如唱歌、跳舞、绘画等。每天要有计划,每周、每月也要有计划。总之,计划的 制订应本着全面发展、提高 效率的原则认真设计。

3.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美观的学习环境。孩子练琴应有专门房间,为的是与其他嘈杂环境隔开。琴房要保持整齐、干净、光线充足,这样,孩子容易静下心来投入到练琴中去。


研究表明,在所谓的钢琴学有所成的孩子中,95%以上都是由家长陪伴走过他们的学琴生涯。由此可见,老师的选择虽然很重要,可是仅仅有好的老师是不够的, 家长的协助亦是至关重要。能学好钢琴不是孩子个人的事,也不是老师个人的事,而是孩子、老师、家长共同研究,一起努力才能进行下去。当家长想让孩子开始学 习钢琴时,一定要有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的思想准备,而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了。

钢琴小常识23:钢琴老师应该做的

很多家长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一开始学习钢琴很有兴趣,也很自觉,可是越学越艰难,越学越不喜欢呢?我感觉学好钢琴,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都很要重要,下面,几方面就作为老师在钢琴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一、练好正确的指法,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指法就如同盖一座高楼,要打地基一样,地基打的不牢固,不结实,不科学的话,那么楼房盖不到几层就会倒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轻视这个环节的现象普遍存 在,如果给孩子“培养”了一些相对固定甚至顽固的坏习惯,俗称 “练歪了”。教这样的孩子比教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还难,要改正他们的这些坏习惯,老师和孩子要付出几倍于从前的努力和汗水,甚至无法彻底纠正,造成终生 遗憾。卓越的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说过:“缺乏良好的基础对才能的发展极其危险,许多人毕生致力于改正他们在初级阶段中从无知的教师那里学到的坏习惯,结 果却失败了。”

二、做好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钢琴教与学的互动中有听觉体验、亲身参与、实际操作等主要过程。学生每接触一部作品,必须“聆听”“欣赏”,因此,“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首要环节。作 为老师,我认为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而且会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最直接的、全方位的体验。而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 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才会产生了解并驾驭其作品的渴盼心理。拉赫玛尼诺夫说过,要教好钢琴,首先要弹好钢琴;要成为好的钢琴老师,首先要成为好的钢琴演奏 者。孩子由于普遍具有的动作和听觉模仿能力强、理解能力弱的特点,尤其对于低年龄和初学琴的孩子,示范尤其重要。

三、创设平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钢琴是一门表演艺术,公开表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每年推荐大量学生去比赛、考级,而且还组织Piano Recital和Party等,都是给学生们创造表演的机会。孩子们正在成长阶段,枯燥的、周而复始的弹琴必然要与他们贪玩的年龄相悖,但是,让他们参加 比赛和表演,就等于给孩子们提供了表现和竞赛的机会,这将激发孩子们学习钢琴的热情,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弹琴多年,从未没有参加过任何比 赛,甚至没有在公众面前演奏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足和遗憾,从某种意义上也失去了学习钢琴的真正意义和乐趣。

四、深入分析作品,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分析作品,处理作品”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有些老师在诠释音乐内容时不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参与这一审美过程,虽然有时也让学生讨论乐曲分为几段、每段 描写什么内容、应该怎样演奏等,但最后总是习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因此弹奏千篇一律,缺乏个体风格。如此教学无法培养学生主动的审美意识,他们会逐渐形成 一种依附教师的心理。显然,这种“单向”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在分析作品的理性思考中想像美、发现美,在表现作品的实 践操作中创造美?对待级别较高的学生在分析作品这个环节上作了尝试:一是根据作品的内涵,从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多视角、多元化方向作知识延伸,让在广 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形成个体的、独特的理解;二是引导学生从曲式、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构成钢琴作品的各种元素的不同构造中感受钢琴作品的特 点,同时辅以听录音、看录像、听演奏等手段,强化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富有创造性的去挖掘每一首乐曲的内涵。

总而言之,专业严格的老师,耐心细致的家长,认真努力的学生,这是学好钢琴的三大要素。

钢琴小常识22:如何避免错音

很多家长反映学生练琴的时候总出现错音,甚至一些级别很高的孩子也不能避免,
这样虽然练琴花的时间不少,但大多都用在纠正错音上,所以效率不高,演奏也不
连贯,影响了音乐的优美,孩子也会因此兴趣减少,心理压力增大,把练琴看成一
种负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错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没养成良好的视谱习惯,在
学琴中错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没自始至终地牢记调号、调性,看到音符,手指就往下按,而忘了G大调的
F,应弹升F, F大调的B应弹降B等等。

2.临时升降号或还原号的音符在同一小节内再现时没有弹升降号或还原号。

3.乐曲进行中也会遇到临时改变谱表,例如左手的低音谱表改为高音谱表,而孩子
忽略了,仍在弹低音谱表。

4.对音调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凭听觉辨别错音。

以上的错误都是由于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地运用视觉、听觉、记忆,养成良好的学
习所造成。

在平日练习中,老师或家长要常提醒孩子记住自己弹的曲子是什么调,有几个升降
号, 有无临时记号等等,还可让孩子弹几遍这乐曲所属调的音阶、琶音、和弦,以
加强孩子的调性概念,训练听觉,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视谱习惯,也就为
减少错音的产生了。

钢琴小常识21: 慢练让你进步更快!

很多家长问为什么要慢练,特别是一些级别已经很高的学生,慢练有何意义?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调整 和修正缺点和毛病。慢练的意义和道理很明确,但不慢练的却大有人在,其结果是,演奏者只能演奏出相当粗糙的音乐。

我指导学生慢练的方法之一是用节拍管住他们。如学新谱,结结巴巴地快,只能得到一种混乱的音响和节奏关系。放慢速度,眼睛来得及看,手上来得及准备, 使之能按照乐谱的规定的正确关系把音符认准确,并能兼顾到运用正确的指法(乐谱规定的)和奏法。这样,看起来速度很慢,但获得的是正确的音响和节奏 关系,正确的指法运用和奏法效果。它可以避免事后对先入为主的错误进行修正而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练习法的角度检验,开始的快,欲速则不达,而开始的 慢,确是为快打好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从技巧练习来说,技术动作的规范和准确要靠意识的支配和修正,这只有在较慢的速度中才能作到,如果一开始缺乏有意识的规范要求,一旦动作形成习 惯纠正就更难了。

值得特别强调的问题是,一首作品在完全练习成熟以后,是否还需要慢练。许多学生在这种时候都会忽视或不愿再作慢练。这可能是不明确这个阶段练习 的意义的缘故。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打个比方说吧,生产好了的脆饼干还要变软;新的软面包要变硬。软的变硬,硬的变软,这是怎么会事?物理学上叫做 “无序”,即事物走向反面的一种规律。语词同理,一首练习成熟了的作品,如果不在适当的慢速中作意识化的加强和巩固的话,从技术上说,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会 逐渐变得模糊,变得不准确,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误;用音乐表现上说,它会因缺乏意识得训练而逐渐丧失表现得鲜明性,丧失细腻与精巧,从而丧失 艺术表现得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忽视适当得慢速练习。

当然,缓慢得练习无疑是快速弹奏的基础,它对快速弹奏并不即见成果,必须逐渐加快速度,尝试快速弹奏;即使这样做暂时会失去清晰性,这种损失应 从以后的慢速练习中去补偿。

“慢些,你就能更快”----参加钢琴演奏会,比赛,考试考级前的演奏者们,请千万别忘记了这条经验。

钢琴小常识20:将“美学”融入教学中

很多家长问为什么学钢琴没有兴趣,或者学钢琴对孩子的素质 影响有多少?现在的钢琴教学往往偏重于“训练”二字,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和灌输多,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少,因此, “钢琴难练,练起来乏味,台下弹得好,上台就紧张,因表演不成功而感到很沮丧”等反映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教学应以审美为 重点,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美”为诱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钢琴教与学的互动中有听觉体验、亲身参与、实际操作等主要过程。学生每接触一部作品,必须“聆听”“欣赏”,因此,“示范演奏”是钢琴教学的首 要环节。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轻视这个环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的示范演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而且会给学生带来 感官上的最直接的、全方位的体验。而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才会产生了解并驾驭其作品的渴盼心理。

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示范演奏”,用细腻的音色,张弛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力度,扣人心弦的和声。生动变化的速度等表现手段为学生展示作 品,提供美好的听觉体验。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起学生的丰富想像和学习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表现与感受美的互动 中,相互之间有了心灵的接触。当师生心理相容时,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而开始积极愉悦的主动学习。毫无疑问,“美”在此产生了一种春风细雨润 无声的潜在效应。

二、挖掘音乐因素,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分析作品,处理作品”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学仅停留在启发热情、激发练习欲望这一层面上,那么这种激动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理解、表现 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传统的“单向”方式教学常常忽略这一点——教师在诠释音乐内容时不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参与这一审美过程,虽然有时也让学生讨论 乐曲分为几段、每段描写什么内容、应该怎样演奏等,但最后总是习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因此弹奏千篇一律,缺乏个体风格。如此教学无法培养学生主动的审美意 识,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依附教师的心理。显然,这种“单向”方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在分析作品的理性思考中想像美、发现 美,在表现作品的实践操作中创造美?在分析作品这个环节上作了尝试:一是根据作品的内涵,从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多视角、多元化方向作知识延伸,让 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形成个体的、独特的理解;二是引导学生从曲式、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构成钢琴作品的各种元素的不同构造中感受钢琴作 品的特点,同时辅以听录音、看录像、听演奏等手段,强化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富有创造性的去挖掘每一首乐曲的内涵。如在《土耳其进行曲》的教学 中,在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抓住莫扎特创造中出现许多革新因素这一重点,将传统的法国式轮舞曲题材写成的奏鸣曲末乐章与这首通俗音乐体裁的进行 曲形式的奏鸣曲第三乐章进行视听对比,并从创作背景人手,启发学生探究这首乐曲体裁的不同特点。学生在聆听中分析,在分析中思考,理解了这首乐曲的独特风 格,进而能运用恰当的演奏手段表现这首乐曲的形象内容。如此长期的、多侧面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提高了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三、创设平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钢琴教学中,“回课”是检查学生练习效果的途径。针对以往“回课”时学生上台怯场、演奏呆板的情况,在“回课”时作了如下改进:一是创设 表演氛围,采取“表演五分钟”“大型演奏会”“优秀者表演”等方式回课,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辅以课后辅导,让学生对上台表演充满自信。二是采取小组 回课、对比回课、结伴回课等形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谈、听、想、说等多种积极的活动中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三是结合课外活动,定期 举行各种类型的演奏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欣赏,表演机会。在这种贴近自我的演奏中,让学生在二度创作中获得创造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是观摩艺术表 演、听音乐会,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优美的、雄壮的、欢乐的、崇高的、悲剧的等人类一切情感,以此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 操。

实践证明,在钢琴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审美因素,将感受美、体验美(想像)、发现美(创造)、表现美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能提高钢琴教学的效果。钢 琴教学中“美”的积极效应,将逐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一个具有美的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才懂得热爱生活、热爱事业,才是一个 人格完善的现代型人才。培养出这种新型人才,应是音乐课程价值的最终体现。

钢琴小常识19:学琴究竟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要问,无论是想学的,还是学着的,答案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的来说都是有益于开发益力,陶冶情操。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说一下学习钢琴其他的一些好处,尤其是对儿童的好处。

一、学琴带来的好处

1.作为一门乐器,学习钢琴能让你有一技之长,这一技之长将对你的一生有重要影响,所谓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出路;
2.作为一门艺术,学习钢琴有利于培养情操,培养人的涵养,你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接受更多西方古典文化的熏陶,这种获益就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获益了,它会让人慢慢变得更加有气质,更加有涵养;
3.作为一项技术,它可以锻炼你的左右手配合能力,从而促进左右脑公同发育,长期坚持,会让人变得更聪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所以中小学才提倡素质教育;
4.作为爱好,钢琴能调剂你的生活。无论你开心与否,弹钢琴可以让自己适度放松,尤其是在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弹钢琴的好处很多,无论你是愤怒还是伤心,无论你是快乐还是兴奋,只要你需要,那神奇的音符都会帮你表现出来,它是你内心的写照;
5.作为一门学习的学科,能让你更好的安排时间。怎么理解呢?如果你是学生,那么练习钢琴必然会占用你的一部分时间,如果你安排得好,不仅可以做到学习与练琴两不误,长期养成这个好习惯还有利于学习的进步!
6.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表演中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培养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
7.增强听辩能力和记忆力,开发创新潜能,激发想象力、丰富感知力、.增强动作控制力和律动的节奏感。

二、儿童学钢琴有哪些好处:

1、开发智力,平衡左右脑的协调能力。
因为在演奏钢琴时,左右手旋律不一样;脚打拍;心唱乐谱;眼睛要提前看谱准备弹奏;要顾及手型和弹奏技巧等,他们必须同时协调好这么多方面的合作很不容易。通过长期的训练,平衡了左右脑的协调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大脑的反应能力。
2、锻炼孩子的毅力
毅力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之一,要有坚强的毅力来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钢琴的学习很难也很苦,是锻炼一个人毅力的漫长过程,学钢琴坚持6年以上的孩子基本上学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培养了坚强的毅力。
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好动、顽皮是小孩的天性,他们往往很难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难集中。学钢琴时,必须强调各方面积极合作。特别是做到提前看谱准备演奏,注意力稍有分 散,就不能连贯完整地弹奏乐曲。每次孩子回琴,教师必须让孩子不能出一点错误才能通过,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句名言说:“学琴的孩子不学坏”,鉴于以上好处,其中道理也就显而易见了。

钢琴小常识18:如何评价钢琴学习的好坏

很多学生家长问,如何评价钢琴学的好与坏呢?单单靠考級的成绩和弹一两首乐曲是远远不够的。钢琴学的好,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音乐表现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一、独立识谱能力
正规的教学方法在入门时期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识谱能力,教材在进行中每条都要示范、讲解。当学生顺利进步时,留一部分作为“自练”,即教师不作任何讲 解,也没音响效果,学生可自己找难点,标指法,处理发挥。这样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有些学生虽然学了很长时 间钢琴,但只是硬记指法,无法独立完成识谱,都要依靠老师一条一条的教。不识谱的后果就是越学越累,越学越慢,最后没有了兴趣只能放弃。独立识谱其实就是 独立练琴的开始,因此独立识谱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背奏能力
教材中应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要求背奏。背奏三要素为:记乐谱(视觉感),记乐感(听觉感),记手指与琴键(触觉感)。背奏的练琴方法是,先听一遍范奏或 录音,明白重点难点,掌握风格、要领,然后练习。练一句记一句,练完了也记完了,再练就不用看谱了。一些学生反映背谱很困难,这是缺乏这种能力的表现,也 是没有按照正确方法学习的结果。

三、视奏能力
视奏的训练实际上自从学琴就开始了,但作为一种能力专门培养时宜放在后面的学期中。视奏之前要将谱看一遍,视谱三要素为:找难点,找规律,找感觉。视奏时 要求速度放慢,不错不断,强弱分明,指法不乱。很多学生虽然已经考过了級,但没法独立视奏相应级别的曲目,这说明没有具备视奏能力,实际上没有达到考级的 要求,只是背了几首曲子应付考试罢了。

四、协作能力
学生学到一定程度后,要做一些联弹、齐奏、合奏等练习,锻炼互相的协作,还可以弹一些器乐伴奏,锻炼与其它乐器的协作。我有几个学生在学校的乐队或者为合 唱团伴奏,他们有这样能力不是一般学琴的孩子能具备的。在其他乐器考级时,都要求钢琴伴奏,在很多比赛中,有四手、多手、双钢琴、协奏等项目,都是为了考 验孩子们的协作能力。

五、登台能力
登台能力指登台表演、参加比赛、考级等临场发挥能力。学生往往在下面练得很好,一上台,面对千、百双直视的目光,或面对监考老师严肃的面孔,产生怯场心 理,不能正常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经常告诉学生,学好一门乐器,不仅要下功夫苦练,而且要敢于上台,善于发挥。在演奏时,要注重音乐 表现,身心放松,不要考虑与演奏无关的其它事情。另外,在登台前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很有好处。我每年都组织几次音乐会和表演聚会,而且推荐学生们去参加各类 演出、考级、比赛,这样使上台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并将其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登台能力

老子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说,你给别人一条鱼,只够一顿饭,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可以享用一身。对于学习钢琴来说,老师只教学生几首乐曲是远远不够的,培养他们能够自己学好钢琴的能力才是根本。

钢琴小常识17: 什么是好的手型

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你教的学生手型很好,而有的孩子手型 很难看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手型”钢琴弹奏的“前线将士”是手指,那么,根据人手的生理形状和钢琴键盘结构形态,必然产生出适应弹奏需要的手指触 键的姿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手型”。如果想要孩子学好钢琴,手型真的很关键,说白了,就是手指的独立支撑能力。

     一、什么是正确的手型
     正确手型其实没有一个绝对概念。苏联钢琴家伊贡诺夫指出:“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说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手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 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客观上,钢琴演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型。每一个新的乐曲都会对手的弹奏姿势产生变化的影响和要求。而不同的钢琴家 演奏同一首乐曲时,手的姿势也会是各种各样的,所有这些又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因此,可以说没有一种绝对的正确手型模式,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手型模 式。那么,对适应音乐表现需要的任何演奏手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应该说,这是关于正确手型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概念。
    但是,初学钢琴的孩子,正处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阶段,我们要非常强调培养一种正确的基本手型.这是因为,为适应钢琴琴键的排列结构和弹奏技巧,需要人的 手和手指具有一种有利于弹奏动作和弹奏力的运用与传送的正确状态。这种状态要最合人手的天然长势和手指动作的生理机能。于是,我们把这样—种手的弹奏状态 叫做基本手型。我们在入门和基础阶段强调的所谓正确手型,就是从特定阶段意义上讲的一般概念,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二、手型的基本要点
     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
     2.掌骨关节(通常称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
     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一个指头对准一个琴键;
     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正摆在琴键上,并应使手指摆正,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放在琴键上面;
     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二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黑键应弹在键前端位置。
     法国著名钢琴家玛格丽特·朗说: “人的手特别理想地适合于弹奏钢琴。”反过来也可以说,这是由于钢琴的设计制作特别适应了人手的自然条件。不是吗?将一只完全放松的手放在琴键上,几乎就是我们上面所叙述的基本手型。

     三、不良手型的形成与纠正
     虽然,一只放松的手摆上琴键就八九不离十地符合基本手型形状,但正确手型并非仅指一种静止的外形,它包含了在弹奏过程中,要能够利用正确手型创造的科学合 理的条件来做弹奏动作和运用力量。它还要求弹奏钢琴的正确手型内部具有必须的手的张力、手指的支撑力和手指正确的挥动动作能力等。这样,运用正确基本手型 进行弹奏当然就不会像摆一个手型那么容易了。幼儿未经训练的柔弱小手在不具备弹奏需要的肌肉能力时,极易形成弹奏手型的不良姿势和不良习惯动作。譬如, 四、五指先天不足,弱小迟钝,缺乏支撑力。一旦触键,手指的第一、三关节极易出现凹陷,还会同时引起其他手指出现牵连动作和多余紧张——相互依靠;大指僵 硬;手指蜷曲或伸直等等。如果我们的训练和练习不能针对这些自然条件上的弱点采取措施,注意培养正确的基本手型的训练,就会逐渐形成错误的习惯动作,酿成 不良手型。
     对不良手型种种,不在此一一例举。概括起来,不良的手型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指甲关节(通常称第一关节)和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这个问题的主要危 害是影响指力的传导,以至于不能获得正确的发音,并会在将来影响到手指快速跑动;二是由于弱指的软弱使它们在站立和弹奏时会产生某些手指的多余动作和多余 紧张。它可能表现为某些手指相互依靠,或某些手指伸直、蜷曲等。这种问题所导致的多余动作和紧张会直接影响正常弹奏,造成弹奏的不均匀、僵直生硬和能量的 浪费。
     纠正不良手型主要依靠加强手指的独立支撑能力来解决。一个极普通的例子可以说明。凡站立有困难或缺陷的人,走路的姿势必定不正常,出怪像。手指也是一样, 只有当肌肉能力发展到每个手指不依赖其他手指帮助而独立支撑,不牵动其他手指产生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而独立动作时,基本手型就形成和真正得到了巩固。
只有正确的手型,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就象要想学好芭蕾,必须立好脚尖一样。

钢琴小常识16: 孩子学琴应具备的条件

很多家长问我,学习钢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下面就谈一谈孩子学习钢琴应具备的条件。

个人条件:首先到适合的年龄,很多家长孩子2、3岁就要学习钢琴,虽然一些钢琴家、音乐家的确很早就开始学习,不过我还是要劝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学钢琴没 有固定开始年龄,有的孩子可能3、4岁就可以坐的下,听的进,记得住了,不过有一些孩子到了6、7岁可能还坐不住,不能集中精神,就不要说学习了。那什么 样的孩子是具备了学习钢琴的条件呢?我感觉具有较好条件的学生应是:性格不偏不倚,不急不缓,注意力集中,做事耐力,情绪平和,心理稳定性强。当然,孩子 的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特点,不过经过长期钢琴的学习和音乐的熏陶,以上性格就会慢慢的磨练出来。

家庭条件:练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每天都要坚持。学习中教师要留一定的乐曲作为家庭作业,一般学生开始时都较难适应,需要家长进行一段时间的辅导。尤其 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刚开始学琴时,家长几乎每次都要陪着学生练琴,这就需要家长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情绪不稳定、焦躁、不愿 练琴等情况,与家长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冲突,和睦的家庭气氛对稳定学生情绪、缓和学琴矛盾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条件:如果老师的教学水平较低,学生学琴的效果就受到影响,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琴的难度,甚至学得完全不对,这不仅耗费了精力和金钱,更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耽误了孩子宝贵的时间。这些都是家长在选择是否学钢琴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孩子学习钢琴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要难,一定要准备好了再进行,如果学一段停了,对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将来再学也会有阴影,所以不如等准备好了再开始,开始以后就要坚持下去。

钢琴小常识15: 关于弹琴“折指”的问题

很多家长反映,我孩子弹钢琴手指站立不好,压着琴键弹,扁扁的,手形很难看,弹出的声音也不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折指”问题,它是初学钢琴者——特别是年纪比较小的少儿在弹奏钢琴时,手型方面的一种“常见病”。

钢琴弹奏中所需要具备的多种技巧很关键的一点,实际上就是要把手臂的“力量”以至于全身的“能量”,通过手指尖与琴键的接触表现出来。因此,指尖的坚实程度与敏感性,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越到高级程度就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

在阐明了“指尖”的重要性后,需要明确指出,指尖的坚实与敏感必须通过各个手指的支撑力来获得保证。

每个人的手指(除拇指外),从指甲到连接手掌的大关节,中间有两个小关节。这两个小关节对于手指的支撑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往往在学习 弹奏钢琴的初期,手指的第一关节(指甲上方的小关节)会出现向掌心方向塌陷,瘪进去的现象,这就是钢琴老师们常说的“手指软”、“折指”。

成年人或骨骼已经发育较结实的青少年,“折指”的问题在学习钢琴的初期表现不甚突出,而四、五岁的幼儿,这个问题就会显得很突出。

对于“折指”,我们既要重视,又不要过于恐慌。首先是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就是说,钢琴老师或学生的家长,都必须认识到具有结实牢固支撑力的手指,对于习琴 者日后掌握各类型钢琴弹奏技术包括高难度技术,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就象婴幼儿只有先学站立,才有可能学习走步以至于后来的跑步。因此,在学习弹奏钢琴 的初期,习琴者自己对“折指”的问题,必须充分重视,并贯穿在每一次的练习中。当然,年幼的儿童就需要教师以及家长不厌其烦的提醒来实施。

我们说“不必过于恐慌”的理由是,那些骨骼发育还不完全的幼儿,如果教师和家长不断提醒,要求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弹琴,而他们也基本树立了正确的弹奏概念, 但由于生理原因尚有不甚严重的“非永久性的”折指现象,都会在其骨骼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纠正,最终获得“结实”的手指。

其实,在钢琴弹奏中的“常见病”,绝非只有“折指”一种。诸如肩、臂的紧张;僵硬手腕的紧、压、颤;手掌关节的僵硬;不灵活;手指粘在键上、不及时离键等 等“常见病”,甚至是更“危险”的。所以钢琴老师及家长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均衡地观察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尽可能的避免 僵化、孤立地看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些老师过分强调手指支撑力和“手架子”,而忽略了对掌关节技能的开发训练,导致了学生手指不灵活、弹奏僵硬的现象。

至于解决“折指”的具体办法,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习惯做法,有的主张以单指断奏开好入门课,有的喜欢用“哈农”、“施密特”等基本练习来解决,但关键是老 师要专业、负责,如果给孩子“培养”了一些相对固定甚至顽固的坏习惯,俗称“练歪了”。教这样的孩子比教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还难,要改正他们的这些坏习 惯,老师和孩子要付出几倍于从前的努力和汗水,甚至无法彻底纠正,造成终生遗憾。

钢琴小常识14:练琴要注意那些问题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练琴的时间不少,但总是效果不好,这是为什么?结合自己的经验,如果把以下几方面做好,练琴效果就会更好些:

一、时间上,每天都要有最低限度时间时间量的保证,许多技术,没有磨练过程是掌握不了的,磨练,就要时间,幼小孩子,耐力较小,每次练习可稍短些,但两三 次合起来,每天总要在一个小时以上.而且要注意把最好的时间留给学习,有些家长喜欢把练琴往后放,其实越早越好,不要等孩子玩累了,没精神了再练琴,这样 效果不会好的。

二、练习动作时,务必同时练习耳朵和头脑,耳朵时刻要注意听,检验对弹出的声音是否满意,脑子要时刻指挥,调整参与行动的身体部位,这就是精神集中.

三、练习的目的要明确,练习,是把自己不会的东西练会,把老师指出的的和自己感觉的缺点改正过来,究竟要练会什么?缺点,错误是什么?都要非常清楚,明确,具体.

四、弄清目的之后,每次练习都要至少解决一个问题,退一步,也要至少在一个问题上有进展,这就是有效的练习.
有的问题,一次难以解决,那也要尽可能进展得多谢,深些.

五、要讲究质量,不求数量,宁可内容少些,但要质量高些,弹不了整首,先弹半首,或一小段,或一句,或一个音型片断.弹不了
两只手就弹一只手.但每练一点就要高质量,积少成多,终究会练好全曲.

总之,切忌练一天,停两天;耳朵不听,脑子不想;没有目的,为弹而弹;不计效果,只凑时间;在即将成功之即,却退下阵来,已经要做熟的饭,却提前闭了.

钢琴小常识13:用正确的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很多家长和学生问我,学习钢琴我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 力,但总感觉效率不高、进步不大,不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兴趣越来越小,甚至到了放弃边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按照 正确的方法学习钢琴。什么是正确的学琴方法,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简单介绍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用心思考,倾听自己每次重复练习的结果。
很多同学练琴的时候,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做机械式的反复练习,可能他已经练了第二十遍了,可是效果比第一次都差。也就是说它他费了十九次的时间,却从来不停 下来思考他多练一次的目的是什么?可能他已经背会了,还不知道所弹的曲子是什么?谁作的?什么调?什么拍号?不信?请马上自检一下哦。
因此练习时,首先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不要随便放过任何的一个弧线,记号,然后牢牢记住。弹奏时你一定要知道:
1、每个音的意义:它是主音,经过音或是伴奏,以及在这个乐句所占的位置......等等。
2、每一个乐句进行的过程:前后的关系,是问句,还是答句,还是连接句?
3、每句即每段的重点:想一下,平常你讲的每一句话,有没有重点?有没有语调?音乐就如同讲话一般有抑扬顿挫,才能引人入胜至忘我境界。
4、主题的特点及分句:要知道所弹的主体特性是柔还是刚,乐句的划分,和在何处呼吸。
5、注意对位及伴奏乐段:对旋律是否迷失,伴奏是否起衬托主旋律的作用。
做到以上几点,就算是了解这首乐曲了,一位演奏者必须了解乐曲,才能把音乐表现给别人。

二、练琴不一定在琴键上
1、技巧并非纯粹是肌肉运动的问题,又是加上“精神控制”及“思考”可以把你认为不可能弹好的困难乐段给解决了。当你遇上困难时,不妨静下来研究如何运用 肌肉的运动感觉,试着找困难的原因,然后集中精神,将手指放在琴键上作无声的弹奏,然后把琴盖上,就在琴盖上练习,当习惯了肌肉运动后,移到琴键上,你可 以发觉容易多了,而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无声练习”,对背谱及想象有莫大的帮助。
2、注意正确的指法
指法因人而异,有些版本的指法的确不当,所以练习前先找出正确的指法,然后每次练习都用同样的指法。好的指法会帮助你把乐句分的更清楚。开始可多参考几种版本,仔细研究其指法的差异,不久之后就会发现好的指法是有规律可循的。
3、不要过分重视技巧而忽略音乐,更不因为放松忘了用手指及头脑来控制每一个音响。
4、永远都要记得,演奏只有第一次。
很多人知道错了,以为下一次便不会错,或者下一次再改吧!养成习惯后,你的第一次,不管上课,或演奏总会失败。要知道一场演奏会是没有让我们再弹一次的机会。所以自练琴起,每次都要当作只有这一次机会的态度,不要有下一次的念头。
5、联系困难乐段时,何妨改变成加一些音,成为比它更复杂,等到你连原谱时,会发觉灵巧,容易多了。
6、不要忘记,所谓“技巧”是要能弹出正确的音,正确的拍子,达到要求的速度,选择正确的音质与音量。
7、技巧的练习时每日不断的,名钢琴家巴克豪斯(Backhaus)八十岁手指还是灵活异常,他说“就是每天练音阶,琶音的结果”

三、用耳朵弹琴
1、一般学生,在练习时知道利用头脑、手指、眼睛及心中的感觉,去忽略了最重要的听觉。因此很多弹过的旧曲子,听到别人弹时,只觉得很熟,却不记得哪里听 过。或者在渐强、渐弱的乐段,他感觉做到,但却没有听他做到。如果你能清楚地听到弹出十五次四个八度的音阶琶音从ppp~fff间挤进十五个等级即ppp pp p mp mf f ff fff 的中间还能再加一级。这才表示你有能力弹渐强渐弱。
2、用耳朵听出旋律是否清楚,不与伴奏混乱,每一个主题或声部的特点,音的时值是否正确。
3、在大声雄壮的乐段中,用耳朵听清楚每个和弦是否干净,扎实而不硬。
4、也许你的谱上已画上了许多踏板记号,最重要的是用听觉去分析及判断。每架钢琴所踏的深浅,甚至场地的不同会有所改变。
5、你能只看谱不在琴键上 ,而能在心中“听”音乐吗?这是读谱的重要阶段,愈早养成习惯,你就随时可以练琴,甚至新谱看过后就能演奏。像大钢琴家鲁宾斯坦就曾在演出的当天才看到维 拉·罗伯斯(Villa·Lobos)所作献给他首演的谱子,晚上就演出了。以上几点,所强调的就是要让自己的耳朵“听到”自己所弹的才算做到,也才有更 深入一步了解或表现音乐的希望。

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学习钢琴,会让你感到循序渐进,有章可循,结果是越学感觉越容易,各种问题迎刃而解,兴趣也越来越大,最后把枯燥的学习变成轻松的享受。正如培根说的: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建立在正确的方法之上,否则都不会成功。

钢琴小常识12:什么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

在我面试的新生当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本功问题。有些家长问,您说我的孩子基本功不扎实,那么什么是基本功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介绍一下什么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

对于初学钢琴的人来说,演奏基本功主要是指演奏技术方面的训练及要求,是演奏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够掌握的,其内容如下。

1.读谱与背谱的能力
对于初学钢琴者来说,读谱是一个较为头疼的事情,老师要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恐惧。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初学者在新作品的第一、二次 课上不背谱,熟练后再背谱的教学方法。这样对他们的视奏能力会有很大提高。有的老师的教学习惯是,在上课的第一次就要求背谱,这是一种较好的促 进学生练琴的好办法,但不应该每次上课都背谱,因为背谱太早容易忽略掉作品当中的很多要求,而且一旦有错音就很难纠正。应该先把谱子研究透再背谱,背谱以 后才能够全身心地集中精力投入演奏,也就没有太多视觉上的干扰了。

2.手指的独立能力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因为缺了它就好比一个人说话口齿不清、表达不到位。因此,我要求学生:弹琴就象说话一样要很清楚地让对方知道你表达的意思。教学中,我尤其强调每个手指第一关节“勾好”,锻炼很好的手指支撑能力和独立性。

3.准确的节奏节拍
“要准确的弹奏节奏、节拍”。学生在 练一首新的钢琴作品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慢练”,慢速练习有一个弱点就是速度慢下来的同时,学生容易没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这时,大声、 兴奋的数拍子就显得很重要了,它不仅可以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同时,由于节奏在学琴初期比较难掌握,不象音符和指法那么直观,经常是节奏错了也不知道。而 数拍子可以达到节奏基本上不错,而且因为数拍子可以有效的控制学生的情绪状态。

4.手指的跑动能力
键盘上的手指跑动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可以说,每个学琴的人都为提高速度进行过艰苦的训练。给学生练习好手指的独立能力, 就为他的手指跑动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人手指关节的塌陷就好比一个人的膝盖软弱无力,无力的膝盖怎能跑路呢?针对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识到 加强手指训练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并要求学生重视各类练习曲,音阶与哈农的练习。

基本功是弹奏任何一首钢琴作品坚实的后盾,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加上正确的练琴方法与乐感,才能演绎完整的曲目。钢琴教育家车尔尼说过,不要在乎弹的曲子多难,关键是你有没有弹好曲子的能力,也是就扎实的基本功。

钢琴小常识11:家长在幼儿学习钢琴中的作用

很多孩子从4、5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家长们对孩子普遍期望很高,记的有些学生家长郑重的对我说:“老师,我的孩子就全交给你了!”

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想法,找到了专业的好老师一切就放心,也不用自己操心。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刘诗昆曾经说过,没有一个孩子在学琴生涯中从头到尾会自愿 地练琴。上课很重要,但是练习更重要。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理解了老师的话而不正确的进行练习,那上课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存在。而每堂课结束后的练琴时间老师 不可能在孩子身边,所以这重担就落在了家长的肩上。

孩子的天性是喜欢自由,喜欢玩,作为家长首先应该理解这点。所以,如果想孩子学好钢琴,家长从开始就要有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准备。从第一堂课开始,家长要做 的就是与孩子一起学习新的知识。大人的记忆力与理解力比孩子强许多,特别在启蒙阶段,老师上课介绍的知识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共同记忆。如果光靠孩子自己记 忆孩子会觉得很吃力,兴趣会受到很大影响。在练琴时家长应在孩子旁边陪伴孩子,与孩子讨论老师所说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孩子不正确的地方,提醒孩子应该注意 的问题,也可以把老师教授的新知识用出题的形式让孩子加以巩固等等,这些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幼儿的理解接受能力相对来说比 较薄弱,就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如果没有家长的陪伴,孩子会很容易感觉到孤独与厌烦。特别在初学时,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探讨,学习气氛也不宜太枯燥 死板。家长应多多鼓励孩子,用各种小游戏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有充分的耐心与热情。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孩子太依赖家长,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 力。家长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学习而不是代替孩子学习。这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表明,在所谓的钢琴“学有所成”的孩子中,95%以上都是由家长陪伴走过他们的学琴生涯。由此可见,老师的选择虽然很重要,可是仅仅有好的老师是不够 的,家长的协助亦是至关重要。能学好钢琴不是孩子个人的事,也不是老师个人的事,而是孩子,老师,家长共同研究,一起努力才能进行下去。当家长想让孩子开 始学习钢琴时,一定要有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的思想准备,而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了。

钢琴小常识10:十六字助你练好钢琴

良好的练琴方法, 是打开进步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练琴的“十六字诀”(分合分合,零整零整,慢快慢快,看背看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分合分合”:就是在弹奏新乐曲时,一般要先单手---后双手---再单手---再双手这样的反复多次的练习。 分手练习能集中地体会弹奏方法是否正确,也容易注意到乐曲的各个方面。在分手练习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双手弹奏时,运用正确的弹奏方法,尽量把音乐处 理得比较完整。对于初学者,要注意左右手的力度层次,一般情况下要突出主旋律。单、双手练习之后,再分手弹奏也很重要,因为通过一段时间的双手练习,对于 弹奏方法和乐曲的处理,肯定不会表现全面,所以再次单手练习时,还需要集中注意力,争取更加准确、细致地表现乐曲。对于复调音乐作品,仅仅分手练习还不 够,还要进行分声部练习。

“零整零整”:就是在练琴时,从部分---整体---再部分---再整体地反复多次练习。“零”有两个含义:首先开始练习时,要把乐曲划分为段落,练 熟一段才能练下一段,直到练完全曲为止,千万不能从头到尾总是一遍一遍地弹,表面上节省了时间,其实到头来是一无所获 再有,就是要针对自己最薄弱的地方有目的地加强训练。之后,再完整地弹奏乐曲。如再发现不足还要集中进行训练,这样反复数次,难点克服了,就意味着你有了 长足的进步。

“慢快慢快”:就是在练习时,按照慢速---快速---再慢速---再快速这一规律进行反复练习 慢练既可以纠正技术上的不足,还可以注意到乐谱上的音符、对位、指法、表情记号等。一味地快速练习,会使手变得很僵硬。在弹奏是极容易造成吃音、虚音的毛 病。所以,一定要先慢练,等到弹熟后再快速弹奏,之后还要进行更高层次的慢练,之后的慢是为了更好地快。所以你要记住:不会慢练琴就不会弹琴!

“看背看背”:就是在弹奏乐曲时,通过看谱---背谱---再看谱---再背谱这样反复练习,达到完美表现音乐的目的。 看谱演奏能更容易注意乐曲的各个方面,在把乐曲弹奏熟练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更高境界,还需要背谱演奏。一味地看谱,不容易做到音乐的融会贯 通;一味地背谱,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不容易把音乐表现完美。要反复多次地看谱练习和背谱练习,做到技巧上的准确无误和更好地再现作曲家真实的艺术风格。

坚持按照“十六字诀”这种科学的方法练琴,持之以恒,让它成为你良好的练琴习惯,一定会终身受益的。

钢琴小常识9:四种方法学好钢琴

约瑟 夫·霍夫曼是波兰著名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霍夫曼生于音乐世家,3岁半时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并跟姐姐、姑母学习钢琴。由于进步非常快,后由父亲 继续任教。俄国伟大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听了他的演奏后惊叹不已,称之为“音乐的奇迹”,并且收为学生。霍夫曼曾为《妇女家庭》杂志撰写钢琴的演奏方 法、钢琴的练习方法等多篇文章连载,后经过整理、加工写出了有影响的钢琴理论专著《论钢琴演奏》。霍夫曼在他的这本专著中,谈到了学习一首钢琴曲的四种方 法,这四种方法无论对钢琴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程度演奏者,都会从中获益匪浅。

1. 在钢琴上看谱:
这是一种边视谱边弹琴的视奏能力的培养。视奏会发展眼睛的功能,即“一目数行”的能力。

2.离开钢琴看谱:
这是一种视唱能力的培养。这种练习“一举两得”,既提高了视唱识谱的能力,也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指挥家都有这种读谱的能力(据说小泽征尔每天凌晨四点钟,就开始看总谱,几十年持之以恒)。

3. 在钢琴上不看谱:
背奏对于一个演奏者是非常必要的。有些演奏家上台演奏时带了乐谱,然而他们还是凭着记忆弹奏的。他们带上乐谱仅仅是为了加强安全感。

4. 离开钢琴不看谱:
这是一种心里默读乐谱的方法。试图在脑海中描绘乐思的进程,“此时无声胜有声”。
以上第二种与第四种是思想上最吃力、最劳累的方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它们却是最有利于发展我们所说的“见识”的,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才能。

李云迪的老师,著名钢琴教授但昭义先生,在他的专著《少儿钢琴学习辅导》一书中,也引用了以上四种方法。

钢琴小常识8:基本功训练很重要

大多数练习者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即乐于弹奏有趣味性、好听的乐曲,而对于基本功以及相关的练习各种技巧的练习曲,往往就不太喜欢去弹。

基本功训练,是驾驭钢琴这种乐器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演奏方法与基本技巧,练习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不重视基础性基本功训练,这样,底子打不好,那么, 当遇到稍稍有难度的曲子,就无法弹奏,如果这个有难度的乐曲是练习者自己很喜欢的曲子,但是,乐曲的技巧按自己的基本功底无法达到,那真叫做“望曲生畏 ”,从而后悔不已。

随着练习者的学习逐步深入,基本功训练显得更加重要。对此,我认为,钢琴教师和学习者,都应当对基本功的教学和练习加以足够重视。特别是初学者,我建议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基本功,这样才能胜任有技巧难度的音乐作品演奏。

基本功训练固然重要,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练习,讲究练习质量。宁可进度慢一点,也要追求高质量的练习;同时,基本功练习需要勤奋、持之以恒的 精神,练习者通过一天天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基本功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取得进步。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话,假设今天不练,昨天获 得的练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明天再练时,又还原到前几天练习的状态,这对后面的学习是很不利的。基本功是天天都要练的,俗话说,熟能生巧。这一“熟”、一 “巧”,就是靠我们坚持不懈的练习得来的。我们每次练习的进步,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当我们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技能,流利的弹奏着高技巧难度的音乐 作品,手指在黑白的琴键上轻舞飞扬着,我们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征服感和成就感,之前,为打好扎实基本功底付出的辛苦代价是值得的。

车尔尼说过基本功练习是伟大的魔术师,它看来无法演奏的乐曲得以演奏,并使它变得容易,得心应手。

钢琴小常识7:什么是正确的练琴方法

练习是钢琴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练琴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过程,上课只是对这个过程的检验和指导。因此,对练琴要重视起来,培养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显得犹为重要。现将练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列出来供各位家长参考:

1、练琴随意无计划
家长看见孩子在看电视,就催练琴,看见孩子在玩,就催练琴,孩子勉强坐到琴凳上,心里却在想着电视内容,想着玩的内容,不能保证练琴效果。这样时间长了孩 子就会对练琴厌烦起来,一旦家长不在家,孩子就会几天不练琴。解决的办法就是制订计划,对练琴严格要求,每天定时练琴。练琴时间之内必须练琴,练琴时间之 外不必练琴,可安排做作业等其它事情。

2、辅导方法不正确
看见孩子没弹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动辄大声训斥,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在错误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仅钢琴学不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很难保证,更会影 响孩子的个性完善与健康成长。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其记忆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刚学会的东西,一出门可能就会忘记,所以必须辅导,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可 找陪练老师辅导,不能不管不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渐脱离。

3、把练习看成简单重复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练,难点便不能很好地解决。每次总喜欢从头练,结果,前面的越来越流畅,后面的依旧不熟练。练琴要注重解决难点,对难点应采取分手,分段,慢练,多练的方法。难点练好了,也就意味着练习的成功。对于有一定程度的学生,这是练琴方面最常见的问题 。

4、长时间连续练琴
长时间连续练琴的结果是,第一个小时出效果,第二个小时没效果,第三个小时出差错。对于长时间的练琴,中间必须休息。

5、疲劳状态下练琴
有的学生习惯在做完功课后非常疲劳的状态下练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虑在早上安排练琴,早上练琴比晚上练琴效率要高。

6、嘈杂的环境中练琴
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在一旁练琴,或其它嘈杂环境,都要影响练琴效果。

7、假期练琴的问题
在寒、暑假,由于学生正常的作息规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来。寒、暑假正是钢琴进步的好时机,家长要注意重新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睡懒觉,避免玩“疯”。

各年龄段每天练琴时间可参考以下标准:4—6岁:30—60分钟;6—8岁:60—120分钟;8—10岁:90—180分钟,10岁以上:120分钟以 上。平时学习紧张时练琴可以适当减少,寒暑假适当增加。 总之,能否很好地练琴直接决定孩子能否顺利进步,家长要重视这个问题。

钢琴小常识6:把握演奏的音乐风格

 

6

一、把握音乐风格应该作为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重要方面

著名的钢琴教育家车尔尼说“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对作品的音乐风格有深入、正确的把握,”他还指出 “音乐风格把握得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比弹错音还要 严重。” 对于任何一个作品的把握,如果不能对其音乐风格特点作出准确的判断,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一个演奏者是否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我们也只 能根据他在演奏中对音乐作品风格把握得正确与否来作出判断。把握音乐风格、研究音乐风格,作为理解钢琴音乐作品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当 然,风格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对风格的研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钢琴艺术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风格形态时期:巴罗克风格时 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其次,从民族的角度来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富于民族特色的钢 琴音乐风格,比如,德奥的钢琴风格、俄罗斯的钢琴音乐风格等。再次,从个体研究的角度来看,应对有代表性的钢琴音乐作曲家进行专门研究,例如:对巴赫、莫 扎特、贝多芬等人的创作特征的研究。

从钢琴音乐发展的四个主要风格流派来看,由于各个时期作曲家的美学观念、追求目标、作曲技法等有很大 不同,因此也就使各个流派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在速度、力度、声音、和声、奏法、装饰音、踏板、弹奏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 用不恰当的速度、声音、触键来演奏某种特定风格时期的乐曲。被视为比弹错音更严重的错误。因此,风格问题的研究应该多在这些方面下工夫,在教学或实际演奏 中把握作品的风格,更好地阐释音乐作品。

二、钢琴演奏风格的训练应该成为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风格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 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一个必须与教学和演奏密切结合起来的实践问题。。我们必须在学生学琴的第一天起,在对他们进行严格技术训练的同时,逐步引导 他 们掌握正确的风格概念----即严格地限 定每一首乐曲所应当具有的声音、奏法、速度、力度、装饰音以及由此而来的触键、用力、踏板等技术问题。只有把风格 概念引入钢琴教学中,使它获得与技术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日积月累逐步确立正确的风格概念,最终达到准确地理解、再现作品。当然,风格 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在弹奏中逐步积累:通过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获得感性体验,通过对作品音乐风格各要素的把握获得理性判断。

钢琴小常识5:早期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的妙招

 

5

众所周知,音乐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教育学家认为:音乐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更有不少科学家、艺术家都把音乐作为提高修养,启迪灵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为此,许多父母花了很大的功夫,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甚至想让孩子成为有一个贝多芬或莫扎特。原本以为孩子喜欢音乐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实际“操作”后,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许多孩子迟迟未表现出对音乐的热情,甚至还会出现反抗的情绪,因此,“怎样让孩子喜欢音乐”这个问题会让父母们很困 惑。

其实,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并不简单,就算是音乐神童也需要从头学起,尤其是当今社会,孩子从小对音乐有好感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父母在发现孩子具有 音乐天赋时,不必过于高兴。因为,音乐神童也不要经历一个完整、系统的学习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就过早地给他加上过重 的负担。

对待孩子学音乐,父母要把心放平

1、并不一定要有音乐天赋才能学音乐 不要把音乐看得太严肃,更重要的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而不必苛求成为音乐家。只要孩子喜欢,父母就应让音乐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孩子精神的食粮。因此,只要在游戏中、学习中培养孩子喜爱音乐就可以了。

2、期望孩子成为音乐家只能起到反作用 许多父母有一种观念,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得最好,这种观念也在孩子的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即孩子学音乐就是为了成为音乐家。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孩子 都能成为音乐家,这不仅得看孩子的天分和学习意愿,还取决于孩子所处的教育环境,所以,在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最初阶段,父母最好想清楚,让孩子学音乐的目 的是什么。否则,音乐带给孩子的就不是快乐和没好的感觉了。

3、培养孩对音乐的感觉 孩子喜欢音乐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孩子一定得接受专业的训练。而想要让孩子正规地学习音乐,父母最好先让孩子多接触音乐,从培养孩子对音乐产生感觉开始。

让0-3岁的孩子快乐地学音乐,父母可参考以下三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1、音乐生活化 宝宝出生后,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他在家随时能听到优美的音乐。

2、音乐,在游戏中学 专家认为:过早的正规音乐训练,对年幼的宝宝并不合适。不过,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父母倒是可以让他广泛地接触和音乐有关的事和物,比如: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了解声音的大小、快慢、长短。甚至是音色和音质的变化,这类学习对幼儿来说已经足够了。

3、音乐玩具当教材 选购一些儿童玩的音乐玩具,父母可把它当作孩子学习音乐的早期教材,例如:小口琴、小钢琴等儿童乐器。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时应慎重挑选,乐器的音质切不可过于低劣。

最后,许多父母以为学习音乐一定得学习某种乐器。其实,专家建议,不要将乐器当作学习音乐的唯一方式,虽然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是一件很让 人骄傲的事,但对于0-3岁这个阶段的幼儿来说,让他听听音乐或是唱唱儿歌,有机会还可以带他去观看音乐会或艺术展出,这种教育效果也许会更好。

钢琴小常识4:家长怎样参与孩子的钢琴学习

4

经常听到家长谈论孩子弹琴效率不高,兴趣不大等类问题及困惑,家长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怎么样提高“效率”呢?个人认为首先是家长“参与度”的问题,您究竟 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孩子的钢琴学习?有多少是无用功?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投入了巨大的金钱及各种物力,那么更需要家长投入相应精力,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 的作用. 所谓参与度和精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和孩子在弹琴外的时间谈谈心,交流。交流弹琴的必要性、目标,那怕他(她)还是5岁的孩子,平等的交流比训斥更能深入孩子的心,让孩子明白这是他 (她)人生的第一件“工作”和“课程”,选择了就得踏踏 实实做好,不允许半途而废。孩子再小,天性里都有好胜心,家长要做的是把这样的好胜心理引导到具体弹琴上来释放.这样的交流经常要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 看法,不要用"诱供"的口吻,孩子对家长有天生的服从,注意这样的服从要有一定的平等性.

2)每天练琴不要机械地规定练习的遍数, 尽管老师布置作业是以遍数的方式,因为这样量化直观,要求孩子应该严格严谨按谱面有表情地弹奏,高质量完成练习,家长应在全部练习过程中,全程陪练, 不要让他(她)自行练习,避免孩子草草敷衍塞责地弹奏.仅仅检查最后一遍是不够的,严格要求的情况下,必然出现冲突,甚至于出现孩子声泪俱下的情形时,暂 停弹奏,待孩子安静后重新开始,不要养成哭闹就可以不练的习惯.

3)家庭内应形成孩子固定时间练习,不要随意改变练琴时间,有些家长一有活动就改变练琴的时间,这样孩子无法养成定时练琴的习惯。为此家长应相应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尤其是休息日,要先练琴再出去玩,把最好的状态留给学习。

4) 在高质量完成练习的前提下,可以酌情减少遍数,但不用担心,随着学琴程度的加深,你会发现高质量练习和手指基本功是正相关的,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 如果孩子总是用比老师规定遍数更少就能按要求完成乐曲,说明孩子接受力大于老师的周课要求,应和老师沟通加大所练习曲目数量,加快学习进度.

5) 不要提前告知孩子在固定的弹琴时间后还有其它的他(她)更感兴趣的活动,并尽量错开这样的安排,以免孩子分心,心无旁骛地半小时比漫不经心的两小时更有效 率.不要用看电视,买零食,玩游戏作为孩子练琴的额外奖赏,这是每天的"工作"如同他(她)每天必须完成的学校家庭作业.

6)和钢琴有关的课外书籍,音乐会,多多益善,不要怕影响了练琴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功.提高孩子的学琴兴趣.多和孩子讲讲学琴相关的音乐家典故,乐曲的来 源,背景知识,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钢琴演奏家,可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音乐的爱好者.前提是您自己要多花时间搜集,搜集的过程也是您自己学习音乐,修身养性的过程.

7)检查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有哪些是和孩子学琴冲突的,请毫不迟疑地放弃!要求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专注专心地练习同时,也注意自己言传身教的重要.加强一家人之间的沟通,家长之间对学琴有不同看法时,请别在孩子面前争论,仅需必要时告知孩子争论的结果.

8) 不要在孩子面前多提学琴费用,家长如何花费了心血精力之类话题,点到为止,这不全是你要求孩子应该学好钢琴的砝码.你的付出就是一种责任,是我们带孩子来 到这世界与生俱来的义务.给他(她)减少心理负担.避免孩子出现我是为了父母的付出而学琴,我是因为妈妈爸爸要我学琴我才学琴的负担心理. 学习钢琴是相对孩子童年漫长的过程,几乎会伴随他(她)整个心智,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会遇到的问题远比我提到的要多得多.钢琴教育是孩子素质教育的一种, 既是考验琴童的能力,也更是考验家长各方面的参与,不要总是说:孩子学琴没达到我们这样那样的目标;要多问问自己为了此目标,家长们自己做了多少?还能做 多少?用孩子艺术天份少,也许能解释他(她)没能成为钢琴演奏家,但区区考级10级甚至于演奏级都是可以达到的目标!学琴具体来说是学习钢琴演奏技能,更 大程度上是在学琴过程中让孩子性格磨练.意志培养,心智开发,人格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您的更深的参与,更多的投入都是完全值得的!!!

 

钢琴小常识3:钢琴为什么要经常调音

3

有些孩子弹琴的指法和技巧都不错,但对音准的辨别能力却很差,比如在RCM中的Ear Test中几乎得不到分,这很可能是因为孩子长期在音不准的钢琴上弹奏造成的。

钢琴主要发声是张满近230根琴弦的木质音板与它连张一起的铸铁框架。220多根琴弦被分成几组,构成弦列系统:每根琴弦的平均张力约90公斤,整台钢琴 的总张力达20吨左右。由于琴弦和铁架及音板都有弹性,它们在琴弦绷紧后,就成为一个有着很大内应力的综合弹性体,在音槌的敲击下,琴弦和弹性体作用规律 的振动,发出悦耳的音乐。由于这个综合弹性体本身内应力很大,而且会受到温度、湿度、气压等影响,同时又在不断地振动发声,所以钢琴的音律还是处于不断的 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如果不进行规范和校正,任期变化,将会使整台钢琴的音高处于混乱状态。

钢琴在使用时处于敲击运动状态,甚至一天到晚都不休息,琴弦所受的外力越大,其变化就越明显。因而他和许多乐器(如提琴、二胡、吉它)一样,需要不断地调 音(定弦)。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一类形的乐器中,钢琴的稳定性是最强的。(一般能维持4--6个月),而且每次调音之后都能得到美好的音色。因此,钢琴 调音是维持钢琴准确音调和优美音色的必要手段。

钢琴是用平均律定音的。钢琴上的每个音都能听辨出律制之间的细微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弹奏次数的增加而扩大,音程的性质就会改变,有时可能会变得“面目 全非、五音不全”,这对学习音乐危害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琴者怎么会进入到一种真正的音乐状态呢?因为琴童的声音概念并不明确,当他们在音准差的钢琴上 学习音乐时,会严重损害了听觉。所以,要通过钢琴来学习音乐,就必须不断地为其“正音”。

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是一种很娇贵、敏感的乐器,对湿度、温度和摆放环境都要求严格,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任何钢琴都会出现机械故障。定期的调律维护就能 把这些故障排除,使之不带病工作,延长乐器寿命,让您的钢琴永保青春。

 

钢琴小常识2:钢琴之最

2

世界上最早的钢琴:是意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于1711年发明。现存的最古老的钢琴造于1720年,它是由佛罗伦萨的一位工匠制造的,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最长的钢琴曲:是美国作曲家埃里克.萨梯所作的《烦恼》。整个乐曲长达18小时40分钟。该曲1963年9月在纽约市波基特剧院演奏时,由10名演员轮流演奏。到凌晨4点钟时,许多观众都坚持不住了,场内观众只余6人。

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琴小品: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致爱丽丝》

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的《升c小调奏鸣曲》(“月光”op27no2.)和《f小调奏鸣曲》(“热情”op57)

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琴协奏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降b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世界上最早的钢琴家:是德国的作曲家,钢琴家约. 赛. 巴赫。

世界上最杰出的钢琴演奏家: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因其演技辉煌卓越而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

最早传入中国的古钢琴: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600年所献。

中国最早系统学习弹奏古钢琴的人是康熙皇帝,他于1673年向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学习。

中国最早获国际乐坛奖的钢琴曲:是贺绿汀于1934年创作的《牧童短笛》。这首作品获“征集中国风味钢琴曲”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钢琴家:是周广仁教授,她于1951年在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获奖。

 

钢琴小常识1:小步舞曲Minuet

`孩子们在学习钢琴曲目时经常接触到小步舞曲Minuet(英)Menuet( 法),Menuett(德),Minuetto(意),她们常问到这是什么样的舞蹈,呈现什么样的特征,在这里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小步舞曲】(Mi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 雅。十九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小步舞曲之所以被宫廷采纳,它有着其它舞蹈不具备的“综合着庄重和迷人的气 质,保持着有节制的欢快和脱离色情的舞姿,是最优美的舞蹈的典范是最优美的舞蹈的典范

小步舞是成对的男男女女搭档表演,首先互相隆重的鞠躬,然后跨着优美的小步和滑行步,向右,向左,前进,后退,做90度的转体动作。手拉手朝旁观者移动和后撤,寻找新的舞伴和离开自己的舞伴。一会儿肩并肩,一会儿面对面,一会儿滑行越过对方。

小步舞的特征是动作精炼,不矫揉造作,每个动作都保持着简单明了的特点,在进行过程中整个舞蹈沿着一条透明度很高的路线舒展,固定一种不变的步伐,包括两种旁膝步和两种直膝步,身体始终保持着贵族风范的矜持。

在钢琴的创作领域里,小步舞曲有时独立成章,有时是多乐章套曲的一个乐章。一般小步舞的曲式为ABA, B段是一个呈对比性的小步舞,称为中段。小步舞曲有着丰富的音乐思想和艺术价值,由于它的内容丰富,也带来了对声音和触键的明确要求。每一首小步舞曲都有 特殊的练习目的,手指要稳定独立,声音要圆润连贯,触键点要集中敏锐,乐句要清晰歌唱。练好小步舞曲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复调的东西。

愿琴童们能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小步舞曲,更精彩的演奏小步舞曲。

 

访客统计Guest Conuter
Hit Counters